俗话说“春捂秋冻,不生杂病”。从中医角度来讲,冬天属于“水冰地坼”,此时阳气潜伏,阴气旺盛。而春季的时候,天地之间和人体的阳气逐渐上升,出现此消彼长的状态。
“春捂”既是顺应阳气生发的养生需要,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方。孙思邈曾说:“春天不可薄衣,令人伤寒,霍乱,食不消,头痛”。现在的人也早已认识到,如过早脱去棉衣,极易受寒,寒则伤肺,易发生流行性感冒、急性支气管炎、肺炎等疾病。但“捂”的位置也有讲究,绝不是“穿棉袄”这么简单。包满全身反而容易让身体变得虚弱。
“捂”对地方
身体这3个寒气入口务必守住
1、捂腹
肚脐和腹部与其余部位不同,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,血管丰富。肚脐受凉后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,出现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。
2、捂背
后背是一身阳气汇集的地方。背部保暖可预防疾病,减少感冒几率。后背如果受寒,很容易造成所谓的“阳气不足”。
3、捂脚
唐代药王孙思邈主张“下厚上薄”。因为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,容易遭到风寒侵袭。因此,裤子、袜子、鞋子一定要穿得暖和点。否则可能会使患关节炎或多种妇科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。
治未病科 温馨提示是否春捂,要根据天气而定。一般来说,春季昼夜温差较大,早晚较冷时,要适当“捂”。
中午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上时可适当减衣;“暖春”到来,即连续几天日最高气温都在20摄氏度以上时,就不能“捂”了。
如果两种极端天气交错出现,穿衣、脱衣还是该勤一点。